返回首页

深度*行业*社会服务行业周报:暑期旅游热度高 演艺演出带动线下消费

来源: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交易周板块表现:上证综指累计下跌0.17%,报收3,196.61。沪深300累计下跌0.44%,报收3,825.70。创业板累计下跌2.07%,报收2,169.21。上证50 指数累计下跌0.10%,报收2,489.54。上一交易周社会服务子板块及旅游零售板块中2 个上涨,涨跌幅由高到低分别为:酒店餐饮(5.16%)、旅游及景区(2.42%)、旅游零售(-0.79%)、教育(-1.55%)、专业服务(-3.88%)。

暑期已至,各类旅游产品预定量持续走高,在部分文娱演出的带动下,相关旅游需求短期表现较好,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相关资料图)

23H1 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累计323 亿元。今年上半年12 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323.96 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免税销售264.84 亿元,同比增长26%,免税购物人数516.6 万人次,同比增长34%,免税购物件数2568.23 万件,同比增长5.8%。自2020 年7 月离岛免税新政实施,截至今年6 月30 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307 亿元、购物旅客1767 万人次、销售件数1.75 亿件。为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7 月4 日,海南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2023 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其间,海口、三亚、万宁和琼海四地将联动全省离岛免税店,推出30 余场促销活动,激发旅游消费活力。

暑期已至,高温助推消暑旅游需求。多平台数据反应,暑期出行旅游订单持续增长。去哪儿数据显示,2023 年暑期机票预订量有望在7 月3 日到9 日进入首个高峰期,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 年同期七成。在多地高温橙色预警,京津冀、黄淮等许多地区步入酷暑时,“清凉游”也或将成为暑期旅行的重要需求,海边、山林、水上项目和室内场馆有望更受欢迎。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避暑、康养、研学三条细分市场将成为暑期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下半年旅游市场乐观预期的重要依据。

演艺演出显著带动文旅消费。进入暑期,线下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分析,2023 年二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2.44 万场,环比增长80.60%;演出票房收入118.13亿元,环比增长137.20%;观众人数4038.44 万人次,环比增长84.81%。

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显著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据携程不完全统计,7 月至8 月全国将有超百场演唱会、音乐节举行。热门演唱会举办地的机票、酒店订单量均有大幅增长。6 月29 日至7 月2 日,周杰伦在海口连办4 场演唱会,吸引15.46 万人次游客入场。

短短四天,海口全市共实现旅游收入9.76 亿元,是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3 倍。

投资建议

暑期已至,各类旅游产品受关注度高,避暑、研学、康养等旅行需求有望成为暑期旅游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此外,各类演艺演出活动的举办也显著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我们重点看好业绩兑现确定性强,受暑期等假期出行催化的景区演艺行业相关公司,包括受益于长线游客流恢复和出行半径提高的丽江股份、卡位优质的宋城演艺。此外,我们看好受益于景区客流修复、商务活动复苏以及疫后市占率提高的连锁酒店品牌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布局在主要出行目的地且顺应中高端酒店市场高速增长的君亭酒店;资源禀赋优质的黄山旅游、长白山,重点布局周边游的中青旅、天目湖;出入境游有望后续随运力和政策放宽而实现进一步修复的众信旅游,且受益于会展需求恢复的岭南控股;承接餐饮、宴会需求复苏的同庆楼;免税龙头中国中免,以及“有税+免税”双轮驱动的王府井;受益于促就业政策推动的人服龙头科锐国际,具有生活及高频消费属性的豫园股份。建议关注出行产业链、演艺产业链、赛事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标的。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商旅出行需求复苏不足、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及执行不及预期。

标签: